最新消息 / NEWS
轉知:國產材×碳匯論壇 林業保育署打造淨零轉型林業綠色引擎2025 - 04 - 18

全球淨零排放已成國際共識,臺灣林業也正快速邁向永續轉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國立中興大學共同主辦「國產材×碳匯:打造永續未來的綠色密碼」論壇,今(18)日在林業保育署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吸引超過200位政府機關、學界專家、木工、竹構與建築設計等產業代表齊聚,是今年度國產材與碳匯議題規模最大、跨域最廣的重要盛會。

  林業保育署副署長張岱表示,為回應2050淨零轉型的國家目標,林業必須從傳統資源管理邁向碳經濟導向的新策略,林業保育署推動林產品碳匯試算平臺作為全國性林產品碳匯試算與驗證工具的核心,未來不僅可支援企業進行碳盤查與ESG揭露,也將成為碳市場制度建立的重要基礎。透過數據化、標準化與追溯機制的結合,國產材的碳儲存效益不再只是森林裡的潛力,而是可以進入市場流通、成為企業參與淨零轉型的重要資產。

  論壇以「森林與國產材碳匯效益」與「林業設計與產業實踐」為雙主軸,聚焦碳管理科技、材料創新應用與林業政策整合三大面向,邀集產官學研代表共同探討臺灣如何透過林業發展推動自然碳匯與淨零目標。

  上午場次由國立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主持,邀請國立中興大學柳婉郁教授、林業試驗所主任秘書林俊成與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蔡耀賢進行主題演講。柳婉郁指出,雖然臺灣森林年吸碳量穩定,但僅占全國總排放量約7.6%,仍有高度成長空間。她與團隊近年與林業保育署合作開發「林產品碳匯試算平臺」,提供民眾、產業與企業便捷查詢碳匯數據與碳足跡的工具。她認為,若未來能與碳抵換制度接軌,並建立嚴謹且具國際對應性的計算方法,將成為我國邁向低碳社會的重要助力。

  下午由國立高雄大學校長陳啟仁主持,邀請多位產業界代表進行實務分享,展現國產材從山林走入生活的多元可能性。木匠兄妹、福樟實業、木酢達人與竹籟文創等業者分別分享竹構設計、林產加工、副產物活化等成果,包括運用熱裂解技術將竹材轉化為高效竹炭,能穩定儲碳並廣泛應用於農業、建築與文創,以及木酢液為國產材碳化過程的副產物,具有天然抑菌與清潔特性,是兼具永續與商品潛力的新型林產品,展現竹材從傳統材料走向綠色科技的全新面貌。

  本次論壇不僅是一場跨界對話,更是推動政策對接產業、技術落地實踐的關鍵平台。國產材與碳匯不再只是林業內部議題,而是聯結建築、材料、氣候政策與產業升級的重要節點。透過持續整合研發、推廣與制度設計,臺灣將有機會打造從森林出發、連結綠色經濟與淨零願景的永續之路。


Visit counter For Websites
TOP